5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显然被很多人忽略了,但对古老的北京城来说,却是其命运的重大转折。
新华社发布的会议公告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看似稀疏平常,但敏感的人马上意识到: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主题多集中于反腐、党建和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而本次会议却聚焦于一个特定城市的建设,实属罕见。
事实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从会议公告来看,不仅信息量大,且留下北京城未来命运的大胆推演空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甚至认为,这或许意味着“新北京”呼之欲出,首都特区悄然问世。
1从行政副中心到城市副中心
为疏解北京城压力,在通州建副中心,在2012年就被北京定为发展战略。但最初通州的定位局限于“行政副中心”。
红圈即通州,在六环之外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便提出,“聚集通州……加快推进市行政副中心建设”。
但是,在本次政治局会议公告上,“城市副中心”出现了整整五次,“行政副中心”却一次没有出现,这意味着,“行政副中心”的定位已经被“城市副中心”取代。
这是一次质的跃升,对通州的未来城市定位更高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分析称:
行政副中心主要是把行政功能搬过来,城市副中心则是把几乎所有的城市功能都搬过来。中央政治局新的提法显示,不仅是行政中心搬过来然后建点配套,而是非首都功能全面搬迁,让通州成为北京的第二个中心,并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心节点。随着时机成熟,北京城市副中心或许将会升格为新北京城市中心。
2建设城市副中心和国家战略
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北京副中心建设,说明副中心建设不仅是北京市自己的事情,而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认为:“京津冀,一盘棋,建设副中心不仅关乎北京,更关系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首棋落子,便旗开得胜。”
中央十三五规划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家三大发展战略之一,而北京副中心建设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示范工程,这是高层重视的一大原因。
3通州未来可期
5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时,通州宣布实行京籍人口落户临时性限制措施。这两条消息迭加,让人对通州区下一步的发展产生无限遐想。
5月5日,通州也宣布对该地区的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也将执行限购政策。这在国内尚属首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限购措施。
从限制落户到限制购房、通州已经成为资本围猎的肥肉。
目前划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通州新城的范围,面积约为155平方公里﹔而整个通州的区域面积是906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扩张空间是巨大的。
陈剑认为,这片155公里的土地将不仅是北京副中心,而且是新中心:
“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可能容纳200万人口。作为副中心来说,这155平方公里或许是阶段性规划。考虑到未来人口和资源聚积,规划面积还可能增加。
如果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副中心,这样的规划面积已经十分庞大。如果规划面积还可能增加,唯一的解释就是,副中心最终将升格为新北京城市中心。”
2015年11月30日,北京市规划委对外发布,行政副中心规划基本确定:到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
2017年,不仅是换届之年,权力中心的地理分布也会微调。
4北京将不再是首都?
5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公报中,只有“北京”、“非首都”两个表述,没有“首都”的表述。且在公报中,使用了“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这样的表述。
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北京即首都,首都即北京,几乎不存在疑义。但从会议公报微妙的措施来看,北京和首都之间的重合性似乎在悄然消解。
陈剑分析认为:
研读5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公报,“北京”与“首都”或许已经分离。一个“新北京”正在酝酿之中,未来以通州区潞城镇为核心方圆几十公里之内,经过与周边河北省各城市地区的融合、发展,那里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北京”。
与此同时,首都特区或许也悄然问世。原有的老北京中心城区,一个在特定区域内由中央政府特殊管辖、这一概念与个别国家的设置有类似之处,如华盛顿和堪培拉,即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设置的,由中央政府特殊管辖的区域,或许将成为现实。
届时,北京东西城合并,这已写进中央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合并的东西城为核心,在目前北京城六区基础上打造首都特别行政区。届时,首都是首都,北京不再是首都,而只是中央政府的一个直辖市。
廊坊建筑房地产律师网 版权所有